您现在的位置是:百科 >>正文
信贷强势开局但结构冷热不均,社融增速或已触底
百科449人已围观
简介尽管受到春节错位、去年较高基数等影响,由于政策着重前置发力、银行项目储备充足,1月信贷迎来“开门红”且表现好于市场预期。中国人民银行2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人民币贷款新增4.9万亿元,同比多增9 ...
尽管受到春节错位、信贷去年较高基数等影响,强势由于政策着重前置发力、开局银行项目储备充足,但结底1月信贷迎来“开门红”且表现好于市场预期。构冷
中国人民银行2月10日公布的热不融增数据显示,1月人民币贷款新增4.9万亿元,均社同比多增9227亿元,速或创下历史新高;社会融资规模新增5.98万亿元,已触比上年同期少增1959亿元,信贷社融存量同比增长9.4%,强势前值为9.6%;M2同比增速升至12.6%。开局
信贷总量佳但结构仍冷热不均
尽管总量创下纪录,但结底但企业贷款强劲而居民信贷需求偏弱的构冷结构依旧在延续。
数据显示,热不融增1月企业贷款增加4.68万亿,同比多增1.32万亿。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3.5万亿,同比多增1.4万亿;1月居民贷款增加2572亿元,同比少增5858亿元,其中短期、中长期贷款分别增加341亿和2231亿元,同比少增665亿和5193亿元。
“1月信贷‘开门红’总量虽强,但结构性偏弱的问题并未得到改善,即便考虑到春节错位影响,居民信贷需求起色还是不甚明显,更多依靠企业中长期贷款支撑,而企业中长期信贷一直也是依靠政策支持和引导,背后主要可能也是大行和政策行发力。”指出。
对于居民贷款的持续疲软,指出,春节前后人员流动、旅游出行、餐饮娱乐等活动回暖,对居民短期贷款有所带动,但数据同比少增或体现当前居民消费能力及意愿仍有待进一步释放;居民中长期贷款大幅回落一方面受1月春节导致房地产销售低迷的影响,另一方面,近期居民按揭提前还款增多,对数据构成拖累。该机构预计,地产新发展模式或在全国两会左右出台,有望逐步改善居民购房情绪。
对于企业继续成为宽信用的主力,指出,这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政策上的大力支持,项目建设和投资依旧是当前地方稳定经济的重心(春节后地方部署今年经济工作时大都把项目建设放在第一位),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要求信贷投放适度靠前发力。另一方面则是贷债跷跷板的效应,1月信用市场依旧不太平。
社融增速或已触底
1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5.98万亿元,同比少增1959亿元,余额增速进一步降至9.4%,不过多家机构认为,社融增速已经触底。
除信贷及非标项目外,其他均同比少增,其中1月企业债新增1486亿元,同比少增4352亿元,是社融的主要拖累之一。
指出,一是2022年1月本身企业债券融资是历史同期最高,有着较高的基数;二是信用债一级融资功能仍部分受理财赎回余波影响,未完全修复,1月信用债取消发行规模仍有469亿元,虽较上月明显回落,但仍高于常态水平;三是春节假期错位。政府债新增4140亿元,同比少增1886亿元,同样有部分受高基数、春节假期错位影响。
预计,社融增速持续回落,但已触底。
该机构指出,以政策性银行为抓手的基建融资需求扩张明显,以“保交楼”为抓手的地产融资需求也在复苏,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为激励引导出的设备更新需求也在发力。这些支撑对于社融增速,甚至是市场最关心的信贷结构改善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经济内生信用需求仍有待进一步恢复,尤其是居民部门的购房需求对信贷数据拖累明显。
浙商证券也认为,9.4%的社融增速为全年低点,年内后续有望震荡上行,实际上,据其测算,有效社融增速去年9月已止降企稳,对实体经济形成正面引领。
“开门红”后持续性如何
在1月取得“开门红”后,市场倾向于认为,货币政策环境将继续保持稳健。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伴随疫情冲击消退、各地稳增长计划和举措出台,企业与政府部门投资步伐加快,消费预期逐步恢复,在政策驱动和市场内生融资需求共同作用下,开年信用扩张积极,加速宽信用进程。但年初信贷高增下,后续韧性仍需观察。下一阶段,信用扩张的韧性和地产、消费修复情况仍较为关键,扩投资、促消费、稳地产、调结构等政策需延续支持,继续保持稳健货币环境,以巩固年初经济企稳向好态势,提升经济修复的斜率和可持续性。
浙商证券认为,短期央行降准、降息的概率均已不高,当前货币政策处于首要目标缺失状态,政策基调转为稳健灵活适度。2023年全年看,货币政策总体宽松幅度或较2022年边际收敛,工具将以结构性调控为主。
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指出,随着元宵后务工人员陆续返城,开工率有望提升,经济修复速度有望提高;二是实体经济修复后居民收入稳定性增加,消费倾向会提高,当前高增的居民储蓄其实也为后续释放提供更多预期,建议关注刺激消费相关政策的出台;三是2月6日的座谈会提到要持续实施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预计政策端的扶持还会延续一段时间,稳增长和扩内需的主线不会变,近期央行大幅增加公开市场操作,预计货币政策还会维持偏宽松一段时间,以支持内需修复。
Tags:
相关文章
73岁老人直播间教人拼音识字,“学生”比她小一岁
百科11月15日,安徽淮南的杨维云在家里打开了直播间,给她的粉丝们教拼音、识字。虽然已是满头白发,但杨维云在镜头面前滔滔不绝,声音洪亮,用笔有力,不时还会随着拼音的声调做出手势,很难想象,这是个已经73岁 ...
【百科】
阅读更多手机故障未领“复工红包”被公司自动离职,男子获赔7万元
百科2020年春节假期后,一公司在工作群内发红包,并通知复工时间。杨某某手机落水受损未收到,其得知消息后到公司发现被自动离职处理。法院:公司违法,赔偿其7万余元。 ...
【百科】
阅读更多华为:对所有供应商提出碳减排要求 鼓励领先供应商提前实现碳中和
百科新浪科技讯 5月26日下午消息,在2022年华为供应商碳减排大会上,华为介绍了对供应商的碳减排倡议及要求,探讨实现碳减排的路径和方法论。华为首席供应官应为民表示:“华为已将绿色环保要求融入采购质量优先 ...
【百科】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