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86岁老教授,决定去做UP主

时间:2025-07-06 01:16:59 来源:杯弓蛇影网

在“云端”课堂上,位岁汪品先还提出“海洋垃圾排名第一的老教是什么?”“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夜晚有什么?”“马里亚纳海沟再往下是什么?海沟中有生物吗?”等一系列问题。

他对课堂配图十分痴迷,授决即便讲旧题,定去也定要找些新图来配。做UP主他研究海洋科学半个世纪,位岁在文献、老教书籍、授决田野调查中积累了大量的定去图片,每次翻找,做UP主耗时久,位岁也伤眼睛,老教但他乐此不彼,授决“就像在玩一样。定去”为此,做UP主在他的“云端”课堂上,网友们能见到“深海勇士号”深潜南海的画面,能见到马里亚纳海沟的实拍图,还能见到各式奇异的、壮丽的、色彩缤纷的海底生物……

网友刘唱是一名大三在读生,她在上网时偶然刷到汪品先关于马里亚纳海沟的科普视频,立刻点进去观看,“我马上想到,高中学地理时,讲过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那么马里亚纳海沟再往下是什么,海沟中还有生物,对我来说就都特别有吸引力。”她从此开始“追”汪品先的科普视频。

孟凡人的讲课心得则在于“接地气”,“和公众讲课,要让公众听懂,专用的学术名词就要尽量少用。”

在“云端”授课,他依然保留了自己严谨治学的态度。早期的每次拍摄前,他都会熬上几夜查阅资料,写作十几页讲义。“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这是他的讲课原则。

一开始效果却不甚理想,“讲的东西太专业了,看的人少。” 女儿孟洁与拍摄团队商议,由团队中的年轻人整理孟凡人过去的研究成果,再结合当下的热门话题,提出问题让孟凡人解答。所提问题,不仅关于考古的理论知识与实地考察,也涉及孟凡人的求学经历、人生故事与心得体会。而后,孟凡人的视频中出现了“毕业后同学都成了大佬怎么办?”“第一次考古实习就遇见了白骨!你问我怕?”等风趣的话题,视频点击量得到了攀升。

学习之余,王泱芸在网站上“追更”学者们的视频。她认为,视频内容深入浅出,非常易懂,“毕竟一个视频五六分钟,很快就看完了,也不占用什么时间。”

“不像大学的专业课,给你讲一些很枯燥的专业知识,老师们只挑比较有意思的、大家都好奇的点来讲。而且老师们都像邻家老人一样亲切,很容易就勾起了我们的兴趣。”刘唱评价。

留下些东西

从前,在考古研究所的办公室,孟凡人常会接待年轻学者或学生,他喜欢与年轻人在一起的开阔与放松。近几年,他感到,能够面对面与年轻人交流的机会变少了。

为此,他十分期待团队上门拍摄视频课程,他尤其热爱阅读视频评论,甚至录了两期“读评论”的视频与网友们互动,在其中乐呵呵地解释:“同学们说我的皮肤好,红光满面,我觉得我没感觉……”

另一方面,忙了一辈子了,孟凡人“闲不住”。

1963年,孟凡人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同年被分配到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而后,他在安阳殷墟、西安汉长安城、新疆吉木萨尔北庭故城和佛寺遗址等处进行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半个世纪以来,他几乎走遍了整个新疆。孟洁记得,小的时候,她一年也见不了父亲几回,后者总在新疆腹地沙漠工作,一去便是半年。

2004年,65岁的孟凡人退休又受邀返聘。除春节外,他风雨无阻,每天早晨7点出门去考古研究所的办公室,到晚上6点回来,在周六与周日也不例外。直到近几年,考古研究所迁址了,离住所实在太远,他才中断了去上班的念想。

到了耄耋之年,孟凡人仍有许多工作亟待完成,盘算着写书、审稿。但凡他住院,总要“搬一大堆东西”去病房。他深深感到时间的紧迫性,想要“留下些东西”。

网络成了他对外联络的渠道。他坦言,自己仍不那么理解互联网,不明白大家最爱看什么类型的视频,他在B站授课的选题与录制,都需要年轻人的帮助。但他希望,自己的所讲所授能够影响一些人,“让他们走上考古的道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