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 机器人供给端矛盾持续加剧 锂电需求增速或超五成 厂商“厮杀”如何破局? 正文
时间:2025-07-06 08:56:31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休闲
财联社8月6日讯记者 付静)赛道火热背后,锂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扩产显著拉动机器人需求。不过受供需失衡影响,行业分化趋势凸显,产业链涨价短时间或难以平息。财联社记者获悉,机器人厂商正密集布局新能源行业
财联社8月6日讯(记者 付静)赛道火热背后,厮杀锂电、机器加剧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扩产显著拉动机器人需求。人供不过受供需失衡影响,矛盾行业分化趋势凸显,持续成厂产业链涨价短时间或难以平息。锂电
财联社记者获悉,需求机器人厂商正密集布局新能源行业,增速而国产机器人如何突破新能源蓝海、或超打破“内卷”,商何在8月3日-4日举办的破局2022高工机器人集成商大会上成为产业链人士讨论的焦点。
供需失衡严重
高工机器人董事长张小飞博士在大会上介绍,厮杀当前机器人产业链不同环节分化明显:上游核心零部件喜忧参半、机器加剧中游本体利润普遍下滑、人供下游系统集成商大部分增收不增利。矛盾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上半年(300124.SZ)工业机器人业务取得较快增长,预计实现归母净利17.97-21.10亿元,同比增15%-35%;与此同时,受疫情严重影响的(002527.SZ)预计上半年净亏损1800-3500万元,同比降120.32%-139.52%;(000584.SZ)预计净亏损2.3-2.9亿元,同比降311.58%-418.95%。
汇川技术近期在接受调研时指出,今年自动化业务的毛利率会处于较稳定态势:“4月中旬对自动化业务产品上调了价格,同时近期部分器件价格有一定回落。”
此前汇川技术曾表示,“芯片、减速机等进口核心部件价格持续上涨,其中部分芯片类物料涨幅超过100%、货期拉长至52周以上”,并打响本土厂商调价第一枪。
受原材料成本上涨、供货周期延长、人力和物流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行业供需失衡,厂商产品调价已不鲜见。上半年多个头部外资品牌已宣布涨价,7月1日起-U(688165.SH)、配天机器人、(002747.SZ)、安川部分或全部产品价格上调3-10%不等。研报指出,产业链涨价预计短时间内难以平息,供不应求状态已较为严重,且短期内大概率将延续。
与此同时,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20.2万台,同比下降逾11%。4月、5月产量同比分别下降8.4%和13.7%,不过6月同比回升2.5%。
汇川技术相关负责人告诉财联社记者,“下半年行业仍受疫情、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一方面部分需求本身就滞后,比如锂电池;另一方面,上半年疫情导致部分需求还没有完全交付。”
张小飞表示,今年全年来看,预计工业机器人销量会有15%-20%的增长,下半年的预期虽然不是那么乐观,但企业利润将有一定的增长。
锂电需求爆发
分化亦体现在下游各行业,目前锂电等行业增速领跑,3C、家电、金属加工行业增速则不及预期。
锂电机器人将进入需求爆发期。相关数据预计,2022年锂电行业机器人的需求增速有望超过50%;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联合多家产业链厂商发布的《2022年锂电行业机器人应用发展蓝皮书》数据显示,2025年锂电行业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需求量分别突破6.7万台、2.5万台,2021-2025年复合长率分别超35%、38%。
张小飞表示,“新能源领域头部企业基本上是军备竞赛式的方式在做布局,机器人零部件厂商、集成商转向新能源还是有很大机会的,而且回款情况较好,如果上游厂商暂无资金扩产,电池企业都会先垫资,现在很多国产零部件随着本体进入了新能源行业,90%以上的国产化在新能源行业是完全可行的。”据了解,当前国内主流电池企业为提升产线自动化程度,已在物料搬运、上下料、焊接、装配、检测等环节大量导入机器人。
财联社记者通过2022高工机器人集成商大会获悉,机器人厂商正密集布局新能源行业,新能源已是头部厂商埃斯顿(002747.SZ)目前投入最大的一个板块。
埃斯顿机器人事业部副总经理吕健表示,“光伏方面截至目前已出货超过7000台,新能源方面除了3-5公斤SCARA机器人,70-600公斤大负载机器人正不断面向市场,模组、Pack也是全方位覆盖。”
上半年由于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爆发,不少公司在手订单充沛。近期哈工智能即在业绩预告中指出,截至6月末未确认收入的在手订单(不含税)约27.36亿元,相关收入等将从下半年开始逐步体现。
“厮杀”待破局
近年来机器人赛道受到资本热捧,站在长远视角,厂商开始蓄势谋变。
(300607.SZ)董事、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张朋在大会上直言行业痛点:需求侧,非标复用率很低、资源分散,企业成本普遍较高;供给侧,本体厂商、系统集成商均痛苦于研发成本高、进口替代难度大,量产难度大。
阿童木机器人总经理宋涛认为,“行业喊了很多年的口号,而疫情之后才正式进入了大竞争时代。目前大多数国产机器人品牌的发展策略都是类似的,就是通过规模优势带动成本结构优势,同时在竞争层面上面临近乎肉博的厮杀。”
拓斯达相关负责人此前亦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中国机器人行业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基础较为薄弱,在研发能力和创新层面上一直处于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阶段。经过数年的努力,我国已经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当下的重点是要解决从有到替代的问题。”
年近90的浙大教授设立两项百万基金,只为实现这些心愿2025-07-06 08:35
1月12日银行早报:梁涛退休丛林接棒,将分管财险部资金部等,银保监出手,浙商银行华夏银行领“首单”2025-07-06 08:31
新诺威全年预盈超6.8亿翻倍增长 降本增效期间费用率降至9.81%2025-07-06 08:30
迎驾集团董事长倪永培获选“2022中国酒业年度人物”2025-07-06 08:03
教育部就《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2025-07-06 07:39
国民信托一地产信托计划屡次延期,遭投资者控诉失职2025-07-06 07:37
Alphabet也加入裁员大潮!旗下两家子公司宣布削减工作岗位2025-07-06 07:32
高管朋友圈炫订单?还惊动深交所!东方日升回应2025-07-06 07:08
市值暴跌3000亿美元后已到谷底?大摩、花旗重新看好特斯拉2025-07-06 07:04
飞猪发布春节出游风向标:预订量增长超6成、平均客单价提升超7成2025-07-06 06:13
小维阿进球!总统之子替父“还愿”2025-07-06 08:45
申万之后,海通也质疑“超额储蓄”:“居民存款高增”另有原因2025-07-06 07:44
《TopBrand 2022中国节庆品牌100强》发布2025-07-06 07:39
2022年居民部门新增储蓄较大规模增长 专家建议多举措提振消费和投资信心2025-07-06 07:37
刘强东发内部信:2000多名高管降薪10%到20%,基层员工福利提高2025-07-06 06:47
威频科技完成4000万元A+轮融资,四川发展领投2025-07-06 06:47
盯上东南亚电池金属资源!特斯拉第三座海外工厂或落户印尼,年产达100万台2025-07-06 06:42
东吴证券:维持阿里巴巴-SW买入评级 2024财年有望迎来显著恢复2025-07-06 06:26
充电宝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率达25% 有的容量虚标缩水近半2025-07-06 06:24
机构激辩2023年投资趋势:价值风格有望脱颖而出 结构性机会可期2025-07-06 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