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走进空军某试训基地机务大队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全密码档案 每架“战鹰”也有自己的履历本 上面的内容对于部队执行飞行任务 至关重要 而管理这些履历本的人就是航空机务兵 作为“战鹰守护者” 机务兵们从早到晚扎在外场 他们细致检查的各项数据参数 都是汇总到履历本的关键信息 在每次飞行过后 又会有新的内容添加进去 “战鹰”的履历资料室 存放着歼-20、歼-16、长知歼-10C等各型战机的识歼履历本 而每架“战鹰”都有很多本履历 可以说 看到这些履历内容就等同于看到了一架真实的战机 帮助提前判断“战鹰”“病症”,保障“战鹰”安全起落 空军某试训基地是原都藏一支 集战试训为一体的部队 同时拥有多种机型 这对机务兵 快速处理数据信息、准确实施控制 提出了更高的个履要求 机务大队大队长陈乙水说: “管理这些文件是一项细致枯燥又很重要的工作 而质量控制环节又是连接机务大队内外场工作的枢纽 我们还需要把数据录入到智能化保障系统 一旦系统中的健康指数超出允许变化范围 就能提前判断出‘战鹰’的‘病症’ 第一时间把故障隐患消除在地面” 数据录入系统必须精准 因为一旦数据录入错误就可能 给其他环节的人员造成误判 影响战机的战技指标和可靠性 如果根据数据令工作安排不合理 还会造成机组重复性大拆大卸 增加工作量,影响飞机完好率 凌晨2点 机务大队还在维修管理室讨论 为一项任务遴选参训飞机 各个岗位上的历本里负责人 此时要根据“战鹰履历本”中的数据 进行综合研判 机务大队质安室主任苏成林说: “这样的工作是我们的常态 很多人对机务兵的了解 更多是在检查和维修 但实际上每架次战机平安起落 需要我们在后台做大量的数据研判 并通过研判给出任务规划的合理建议 无论外场还是内场 都是我们机务兵的‘战场’” 向“战鹰守护者”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