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新媒述评:东南亚成中国品牌出海“关键市场” 正文
时间:2025-07-06 09:19:47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热点
参考消息网7月18日报道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7月17日发表题为《世界工厂在东南亚“智造”中国品牌》的报道,报道称,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为全球大大小小品牌生产商品,说“中国制造”的标签无所不在,一点
参考消息网7月18日报道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7月17日发表题为《世界工厂在东南亚“智造”中国品牌》的关键市场报道,报道称,新媒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述评为全球大大小小品牌生产商品,东南说“中国制造”的亚成标签无所不在,一点也不夸张。中国然而,品牌这个“世界工厂”的出海形象近年已悄然转变,不再停留在制造层面,关键市场而是新媒从幕后走向台前,创建面向海外市场的述评品牌。人口庞大的东南东南亚市场是不少中国品牌的必争之地,无论是亚成科技产品、服装还是中国旅游、餐饮,品牌都可见到它们的身影。
报道称,在东南亚,小米手机的受欢迎程度日益提高。去年第二季度,小米首次超越三星,成为本区域领先的智能手机供应商。小米目前在东南亚聘有200多名员工,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柬埔寨、老挝和印度尼西亚设有办事处。新加坡是该公司首个打入的东南亚市场。
报道指出,数码时代和“Z世代”年轻消费群体,为中国品牌甩掉旧包袱,带来新机遇。无论是小米的智能产品,还是抖音(TikTok)的短视频,又或是腾讯的线上游戏,各种新时代的硬件、软件都可见中国品牌的足迹。
报道引述新加坡新跃社科大学市场学副教授关冲的话称,针对“Z世代”消费者的策略有助于克服“中国制造”所面对的挑战,因为这一代人一般较不在乎原产地,而更重视产品是否创新及是否负担得起。相较于老一辈,新一代人对“中国制造”的观感更加正面。
关冲说:“物美价廉是中国品牌具有的优势之一。与其他品质和创新概念类似的商品相比,它们的价格可便宜20%,甚至50%。它们也提供超乎想象的服务水平和赠品,如海底捞的服务,以及希音的30天退货规定等。”
报道称,毕马威中国零售及消费品行业战略咨询总监何颖及中国零售及消费品行业战略咨询服务合伙人孙国宸指出,与日趋成熟的欧美市场相比,东南亚这个新兴市场蕴含巨大潜力。东南亚不仅是中国品牌重要的供应链和贸易伙伴,也是出海的关键市场。
他们认为,伴随着中国品牌成长的新一批东南亚消费者,从认识、购买中国产品,到熟悉中国品牌,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
报道称,知名火锅连锁店海底捞在东南亚多国开花,印证了中国品牌绝对有能力在海外市场跃居第一线消费品牌。
关冲指出,讲好品牌故事绝对关键,把事实和情感融为一体,从中建立独特的定位,继而促使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
据报道,根据中国头豹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品牌出海研究报告》说:“为了摆脱低端制造的刻板印象,‘中国制造’从产品出海升级为品牌出海,输出高附加值的中国品牌,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
消费电子、电子商务、移动游戏和娱乐型应用程序,是中国品牌近年出海的主要领域。其中,消费电子的品牌力最高。
报道指出,中国本身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中国品牌可以国内的营运经验为借鉴,把优良商业模式复制到海外市场。
报道称,专家建议,从数码营销到建立销售网络,中国品牌可调整商业模式,把它们移植到东南亚,抢得市场先机。此外,这些品牌多年来建立完整的供应链,完善的基础设施可快速支持公司的海外发展,帮助它们开发迎合东南亚市场的本土化产品。
经济日报集团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3511.7万港元同比增加51.64%2025-07-06 09:04
最新明确!省会、千万级人口城市,符合这些条件可停止全员核酸2025-07-06 08:27
海南离岛免税如何实现“购全球”2025-07-06 08:16
多家巨头爆雷,美国芯片何以开启“寒冬”2025-07-06 08:14
暴雪网易“分手”,玩家 、主播何去何从?2025-07-06 07:54
同程旅行:三季度收入20.4亿元,住宿预订收入增长26%2025-07-06 07:45
昨日国家铁路货运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运输货物1102.2万吨2025-07-06 07:37
不足1%!专家:白酒行业国内竞争激烈,但在国际市场所占份额极少2025-07-06 07:23
泰山原浆被投诉售卖过期产品、门店不接单,市场火热的原浆啤酒其实暂无国家标准2025-07-06 06:43
5年期英国抵押贷款利率自10月初以来首次跌破6%2025-07-06 06:37
老龄化社会影响日益突出,养老目标基金助力养老第三支柱2025-07-06 09:17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11月21日至23日暂停演出及相关活动2025-07-06 09:14
对抗特斯拉,索尼和本田计划在电动汽车上安装PS52025-07-06 08:46
曾经“风口上的猪”,历经10年猪八戒网再冲刺IPO2025-07-06 08:41
野村:维持京东健康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84港元2025-07-06 08:21
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证券业引导数字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2025-07-06 08:17
私募继续“看多做多”,小幅调整后仓位仍在高位,后市看好“低估值水平+交易结构优化”2025-07-06 08:06
FTX事件或将引发加密货币机构“破产潮”,以太坊等货币持续萎靡2025-07-06 07:20
连续两个季度对华贸易逆差,“韩国制造”努力升级保中国市场2025-07-06 06:52
央行刚刚宣布 “按兵不动”!2025-07-06 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