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让院士称号回归荣誉性学术性
常 理 日前召开的经济中央深改委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要以完善制度、日报让院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归荣提高院士遴选质量,誉性更好发挥院士作用,学术性让院士称号进一步回归荣誉性、经济学术性。日报让院 院士是归荣我国科学技术方面和工程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称号,两院院士是誉性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广大院士长期从事于各自领域的学术性研究,锐意进取、经济攻坚克难,日报让院为国家经济发展、归荣社会进步、誉性国家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术性 我国的院士制度是国家设立的重要人才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动完善院士遴选评审机制、优化学科布局、实行退休退出制度、加强学风作风建设,院士制度不断完善。 但也要看到,现行的院士制度仍然存在一些社会关注、科技界反映突出的问题,如院士遴选过程中受到非学术因素干扰,院士头衔存在行政化、利益化现象等,这些问题损害了我国院士队伍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继续深化院士制度改革,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次深化院士制度改革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让院士称号进一步回归荣誉性、学术性”的提法,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对于院士队伍建设的关心关切,也为院士队伍更好服务国家建设发展指明了道路,明确了方向。 要把好院士增选入口关。以重大贡献、学术水平、道德操守为准绳,防止增选中的不正之风。在评选中,应着力破除“论资排辈”“圈子文化”,杜绝非学术性因素的影响,接受社会监督,维护院士称号的纯洁性。不断提升院士队伍质量,优化院士队伍学科、年龄和区域结构,发挥好我国院士制度凝才聚智的导向性作用。建设一支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的领军人才队伍,推动科技界形成矢志报国、潜心科研的良好创新生态。 要加强院士队伍管。院士制度本质上是一种荣誉,应通过改革让院士称号逐步与利益“松绑”,避免将学术无关的各项职能、利益、资源与院士头衔挂钩。清除不良风气,完善院士退出制度,对违反学术道德、违规违纪的现象零容忍,打造一支引领国家创新方向、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南博会这10年:两“变”一“不变”,解码中国
- 682亿资金争夺20股:主力资金重点出击10股(名单)
- 市场监管总局:对处方药网络销售实行实名制
- 山西省原大同煤矿集团董事长张有喜被开除党籍
- 爱奇艺第三季度营收75亿元 同比下滑2%
- DR钻戒关联公司迪阿股份被强制执行超48万元
- 国家卫健委:“起步期”和“疫情期”双期叠加 托育机构面临三方面困难
- 民调显示:大部分德国人支持延长德甲冬歇期以节约能源
- 史上最“贵”世界杯开幕!“中国味”超浓,多家A股公司参与!超400亿“大生意”开启,概念股躁动
- 盛京银行拟以转股协议存款补充其他一级资本
- 美国能源信息署:预计美国乙烷产量下半年将比上半年增长9%
- 斯里兰卡与IMF就29亿美元贷款达成初步协议
- 谁说亚洲人踢不好足球
- 扫码支付,还能多快?
- 机构:8月百城新房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 50城房租环比涨幅收窄
- 暑期档总票房91.3亿,《独行月球》28.95亿获得档期冠军
- 世界杯带来小麻烦:马斯克放下裁员大刀 开始招工程师来应急
- 陕西公布促进餐饮业恢复发展若干措施:减租、免税、让利
- 建业地产上半年归属股东净亏损56亿元,毛利率降至7.6%
- 造车新势力8月成绩单出炉:哪吒交付量同比增长142%,AITO问界首破万辆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