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工大教授纪雪洪: 车市进入格局重构,智能化关乎生死存亡
炒股就看,北方权威,工大构智关乎专业,教授纪雪局重及时,洪车全面,市进生死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入格 每经记者 董天意 每经编辑 裴健如 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率的存亡快速增长,在业内看来,北方中国汽车产业已开始由“电动化”上半场向“智能化”下半场转型。工大构智关乎而国内汽车市场也将从增量型转变为存量型,教授纪雪局重竞争重心由此前以产能规模为主的洪车“拼量”,向性能、市进生死质量、入格创新、存亡升级的北方“比质”转变。 “对车企而言,电动化是能否进入‘赛场’的资格要素,智能化则关乎企业生存,是占据市场主动的赢得要素。”在由成都传媒集团旗下《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猎车榜以“电动智能下半场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圆桌对话环节中,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纪雪洪表示。 纪雪洪 市场进入格局重构阶段 眼下,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格局和路径。在此过程中,新能源汽车已成为重要推动力。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548.5万辆和528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4%。但新能源汽车产销高速增长背后,相关补贴扶持政策仍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汽车近10年来的发展实际上非常受益于政策支持。如今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据全球50%以上,其背后是我国较为完备且有利的政策引导推动所形成的结果。”纪雪洪认为,产业的健康发展还是需要依赖于市场的主导能力,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的迅速扩大,诸如购置税减免等扶持政策将对国家财政形成较大压力而难以持续。 另一方面,纪雪洪表示,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在核心技术上的突破,产业链的健全,成本的下降,以及用户体验等各方面的提升,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影响也将被弱化。纪雪洪认为,未来针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刺激”政策将逐步退出,市场主导则成为发展主旋律。 作为市场主导的重要标志,“优胜劣汰”的竞争态势或将加速形成。纪雪洪认为,对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传统车企而言,行业正进入“洗牌期”,同时这一过程也将成为部分新造车企业的“机遇期”,结合来看,国内汽车市场正进入格局重构的阶段。 “合资企业此前主导燃油车市场,但在智能电动汽车市场,中国品牌已拥有超越同级传统合资企业的产品力和市场份额,这种强大的竞争力在未来3~5年会持续显现。”纪雪洪表示,得益于我国强大的工业基础、研发能力、市场容量和消费能力,中国品牌智能电动汽车企业或将推动国内汽车市场格局的演变。 应从四方面做好智能化 事实上,“狂奔”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背后仍有隐忧:一方面,始于去年的原材料与能源价格上涨至今尚未缓解;另一方面,今年以来疫情的散发,以及芯片短缺等因素的掣肘,也时常给汽车工业冗长且复杂的产业链条带来挑战。 在此背景下,车企通过“补链”“强链”来增强稳定性和自主权成为业内共识。在纪雪洪看来,车企的“补链”“强链”工作,首先要跟行业的机构智库做好产业链的预测。 “这两年碳酸锂价格走高,芯片的短缺,都反映了行业上游没有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做好充分准备。”纪雪洪表示,车企的新产品投放周期约2~3年,其上游企业所需要的产能投放周期和反应时长或许更久,这就需要车企与上下游企业增加交流,对远端产业链发展变化作出准确预测。 另一方面,纪雪洪认为,车企与供应商的紧密沟通也是十分必要的,以获得资源倾斜。此外,车企在多渠道布局的同时,还应侧重培育本土供应商体系。“因为现在国际关系的确比较复杂,如果把核心供应链掌握在国内供应商企业中,我们的产业链会更加安全。”纪雪洪说。 除“强链补链”外,对于车企如何做好智能化这一问题,纪雪洪也给出了以下四点建议:一是企业应深入布局,建立基于用户体验进行反馈迭代的能力;二是建立适应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组织架构,实现同内、外部的良好互动;三是要以建立智能生态为基础,拥有整合容纳智能化相关资源的准备和能力;四是形成智能化的品牌认知。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三大航司召开业绩说明会 国际航线增班态势渐趋明显
- 欧盟委员会提议从2023年1月1日起引入为期一年的天然气价格调整机制
- 钠离子和固态电池即将装车?比亚迪回应:均为不实信息
- 彰显对A股的信心!前海开源基金九月以来自购2.9亿元
- 博时基金二十大报告投资解析之一——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FTX崩溃蔓延担忧加剧!比特币跌至两年最低水平 Coinbase四天跌超25%
- 网传“荔枝园核酸检测造假”?重庆沙坪坝通报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优秀企业的能力主体应该是软能力,而不是硬能力
- 全国中小微企业达四千八百万户 “专精特新”企业茁壮成长
- 我国用于载人登月的新一代载人火箭将于2030年前完成研制
- “夸父一号”硬X射线成像仪首图发布
- 10月核心CPI涨幅创40年最高!日本财相最新表态:将全力抑制通胀
- 越秀地产:战“疫”日记|“这是一场只许成功,不准失败的硬仗”(二)
- 国家疾控局:近一周平均每天报告2.22万例,较上周增一倍
- 北京证监局局长贾文勤:从“引、选、育、推”四个着力点服务地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项目
- 京东高管降薪最多20%、给十几万德邦兄弟提升待遇 刘强东“放大招”意欲何为?
- 万亿基金再念“紧箍咒”,影响多大?
- 于景茂:科学应变 主动求变 深入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 2022年10月交通运输行业主要统计指标
- 每日互动方毅:促产学研深度融合 加快科技赋能产业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