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现货期货价格持续回暖 业内人士:产业行稳致远还需强链补链
本报记者 肖伟
春节消费窗口期结束后,生猪截至目前生猪期货、现货行稳现货价格仍持续回暖,期货强链为养殖业上市公司及养殖户纾解了经营压力。价格业内人士表示,持续产业生猪产业链尚存短板,回暖还需若要养猪产业行稳致远,业内还需强链补链久久为功。人士
猪价回暖纾解经营压力
生猪现货方面,致远近日来持续释放积极信号。补链其中,生猪3月3日,现货行稳作为全国生猪养殖大省的期货强链湖南省发布统计数据,湖南省生猪价格连续上涨,价格回弹力度加大,持续产业鲜猪肉价格也随之止跌回升。
2月27日至3月3日,湖南省生猪、仔猪、鲜猪肉(精瘦肉)集市平均价格分别为16.29元/公斤、22.98元/500克、14.13元/500克,较上周分别上涨4.02%、4.41%、0.64%;较上年同期分别上涨18.04%、45.81%、5.61%,猪粮比价回升至5.04。
3月6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市场监测数据,全国仔猪平均价格36.86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4.1%,同比上涨48.7%。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5.93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2.5%,同比上涨20.6%。全国30个监测省份生猪价格全部上涨。
生猪期货与现货价格走势相互呼应,形成联袂上涨格局。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今年生猪期货主力合约一改往日颓势,2月份单月累计上涨超过18%。
此轮生猪回暖行情也引起投资机构高度关注。财信期货投资服务中心负责人苏斌对记者表示,“本轮生猪行情自去年8月份见顶后持续回落,二次育肥加速出栏,形成期货、现货联袂下跌走势,迅速击穿养殖成本,倒逼行业产能出清。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今年1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0.5%,为去年5月份以来首次回落。当下,养殖户二次育肥存栏量持续减少,养殖企业扩产节奏减缓,生猪供应增长应有限,叠加消费复苏预期逐步兑现,支撑中长期生猪价格,养猪企业业绩有望逐步向好。”
他进一步展望生猪价格前景,“今年以来,非洲猪瘟多地散发,仔猪价格上涨过快,猪粮比未见明显改善,各方压力形成对生猪现有产能的倒逼状态。虽有猪价反弹近在咫尺,但未见得养殖户能稳定盈利,当下养殖户的持续经营信心亟需更多利好政策修复。”
合力护航生猪产业行稳致远
“猪粮安天下”,稳定生猪生产,对于社会消费、群众就业、产业振兴有着重要意义。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提出建议,应大幅提升国内本土猪保种与育种能力,改变依赖国外原种猪进口现状。他还建议,可在湖南建设生物育种专用重离子加速器重大装置,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形成政策合力,组建工作专班,为我国打赢种业翻身仗提供关键条件支撑。
亦有多位业内资深人士建议,坚持自主育种,助推种业高质量发展;加大猪病研究力度,加快推进疫病净化;实施种养循环,打开绿色发展新路径等,持续推进我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针对生猪产业周期性强、周期较长的特点,研发长周期专项金融产品,帮助生猪企业对抗产业周期性波动,熨平产业周期,提高企业资本投入和技术投入的信心和积极性。
唐人神董秘孙双胜对记者表示:“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生猪产业链完善、头部企业稳固、研发实力雄厚、金融工具发达,确能降低猪周期波动幅度,拉长猪周期景气阶段,取得供求长期平衡的效果。这些年,我们与印遇龙院士团队紧密合作,发力种猪能繁、智能饲养疫病防治等关键环节,并取得了明显进步。我们也看到,种猪缺口、生猪疫病、盲目扩张等情况加剧生猪周期波动。想强链补链,其工作非一日之功;能强链补链,其效益也非一时之效,这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性工程。我们相信,只要政府建立了统一、高效、科学、均衡的多方协调机制,只要养猪企业能着眼产业链全局、长远、普惠的利益,科研机构、资本市场、核心供方、骨干员工、头部客户就会积极参与到强链补链工作中,共同支持生猪产业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综合)
- 伯克希尔哈撒韦出售322.5万股比亚迪H股 持股比例从16.28%降至15.99%
- 央行部署2022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稳妥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 台媒曝光:不止白宫劝阻,台当局也曾撤销邀请,但佩洛西“愤怒”坚持
- A股8月开门红 创业板指涨2.37%
- 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会召开!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推动“保交楼”工作加快落实
- 缺人手减航班 欧洲暑期旅行季陷入混乱
- 动视暴雪第二季度营收16.44亿美元 净利润同比下降68%
- 资本追捧机器人新赛道 中国企业后来居上
- 霸王集团发布盈利预警,提出“稳中求进”
- 索菲亚股价一个月大跌37% 内忧外患的定制家居龙头如何破局?
- 宝马、奔驰、奥迪、凯迪拉克、沃尔沃、雷克萨斯上半年销量同比下降均超15%
- 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新兴产业不都是低能耗,数据中心是碳排放大户
- “中国药都”樟树探索打造中医药“生态圈”
- 青竹画材申报创业板IPO 拟募4.11亿大部分用于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