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严禁氢能产业建设盲目跟风、一哄而上、相互攀比
发展氢能产业,发改风哄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委严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禁氢具有重要意义。业建经国务院同意,设盲国家发展改革委、目跟国家能源局联合研究制定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而上并在今日对外公布。相互 3月23日,攀比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改风哄就上述《规划》情况作出介绍。委严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在会上指出,禁氢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居于世界首位,业建在清洁低碳氢能源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设盲氢能产业发展态势总体良好,目跟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等关键技术,在部分区域开展了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 据介绍,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氢能已成为“绿色办奥”理念的重要体现。“飞扬”火炬采用清洁低碳氢能作为燃料;冬奥赛区共投入氢燃料电池汽车1000余辆,配套建设加氢站30余座,全面实现交通领域绿色用能。 发展目标定了 “十四五”时期,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 《规划》要求,要将创新摆在产业发展的核心位置,聚焦氢能制备、储存、输运、应用全链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装备自主可控能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入融合发展。 同时,坚持绿色低碳。“解决氢从哪里来的问题是氢能产业发展的基础,不新增碳排放是发展氢能产业的前提。”王翔指出,我国工业副产氢工艺成熟、成本较低,近期仍将是主要氢源。但从长远发展看,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潜力更大,更加清洁可持续,随着成本下降,将成为重要氢源。 为此,《规划》明确,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氢体系,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严格控制化石能源制氢。 另一方面,为实现氢能产业的优良发展,《规划》还确定了“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 此外,《规划》也绘制了2030年和2035年发展目标:预计到2030年,我国将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以及供应体系,产业布局合理有序,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到2035年,形成氢能多元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明显提升,对能源绿色转型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制氢过程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如何解决? 针对推动氢能产业清洁低碳发展作多方面部署 目前我国制氢原料以化石能源为主导,而制氢过程则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快速增加。对于制氢过程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的问题,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长刘亚芳在会上给予了回应。 刘亚芳表示,目前虽然我国现有氢气供应体系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但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全球第一,在清洁低碳的氢能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这也是《规划》明确鼓励支持的方向。 同时,《规划》也针对推动氢能产业清洁低碳发展,作了多个方面的部署: 一是确定了氢能清洁低碳发展原则。着力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氢体系,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严格控制化石能源制氢。 二是部署了可再生能源制氢相关领域的技术攻关任务。持续推进绿色低碳氢能制取、储存、运输、加注和应用等各环节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加快提高可再生能源制氢转化效率和单台装置制氢规模,持续开展光解水制氢等氢能科学机理研究,构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体系。 三是统筹推进清洁、低碳、低成本制氢产业体系建设。结合资源禀赋特点和产业布局,因地制宜选择和发展制氢技术。在焦化、氯碱、丙烷脱氢等行业集聚地区,优先利用工业副产氢;在可再生资源丰富地区,优先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逐步扩大应用规模;同时,将推进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制氢、光解水制氢、海水制氢、核能制氢等技术研发。 如何避免氢能产业无序竞争? 不搞齐步走、一刀切,严禁盲目跟风、一哄而上 此前,不少行业在发展之初存在门槛过低、无序竞争的情况。为避免氢能行业出现一哄而上、低质竞争,如何在规划之初设定好准入门槛,让氢能产业实现更好发展? 就此,王翔回应称为进一步做好氢能产业规范管理,国家发改委将根据《规划》提出的氢能产业发展总体思路、目标定位和任务要求,合理把握产业发展进度。 王翔指出,各地方在研究制定氢能产业发展相关规划、支持政策时,应充分考虑本地区发展基础和条件,统筹谋划、合理布局,按照《规划》统一部署,不搞齐步走、一刀切。严禁不顾本地实际,盲目跟风、一哄而上,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避免造成基础设施和资源浪费。 第二方面,王翔表示,各地方要综合考虑本地区氢能供应能力、产业基础和市场空间,在科学论证基础上,合理布局氢能制备、储运、加注、应用等产业链相关项目,稳慎有序推进项目建设。严格履行项目审批程序,严格落实能耗管控责任和生态环保要求,严格执行项目建设、运营标准规范。牢牢把握氢能安全生命线,加大全产业链各环节安全管理力度。严禁以建设氢能项目名义“跑马圈地”。 第三方面,王翔强调,各地方要切实履行本地区氢能产业管理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强化政策引导和支持;严禁在氢能产业规划制定、投资规模、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相互攀比。 记者 杨雨奇 赵倩 北京报道
- 最近发表
-
- A股半年报:煤炭板块问鼎ROE排行榜,锂资源股表现亮眼
- 2022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11月24-26日在深圳举行 预计超800家机构参展
- 个人养老金账户怎么开?产品怎么买?这份最新文件做了详细规定
- 不想为宁德时代打工?车企急寻“搅局者”,动力电池年内已投万亿扩张
- 特色农业贷 助力农业特色发展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拟建立保险销售从业人员销售能力资质分级体系,力争三年实现销售分级管理
- 融创中国前10个月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1530.6亿元
- 11月7日听博时基金刘思甸、富国基金马兰等大咖说:3000点震荡市场信号要关注 主题投资怎么做
- 宁德时代、新吉奥投资成立新公司 注册资本2000万元
- 中国人寿使用阿里云PolarDB数据库支撑金融核心系统
- 随机阅读
-
- 以岭药业:市场上出现假冒“连花”系列产品 保留追责权利
- 全球工业互联网迎来新标准 万亿产业进程有望提速
- 家族成员与职业经理人产生矛盾怎么办?海亮集团这样做
- 个人养老金税惠政策明确,缴费者按每年12000元限额税前扣除
- 易会满:探索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 中外企业四方合作,我国首个开放式千万吨级CCUS项目启动
- 疫情所需诊疗产品知识产权豁免引发争论,WTO总干事亲会企业家寻突破
- 除了高通胀 市场波动也让英国央行“头疼不已”
- 前7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0.5%
- 连亏三年,负债25亿,新纶新材实控人又被出具警示函
- 2022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11月24-26日在深圳举行 预计超800家机构参展
- 换电重卡互换性行业标准有望今年年底或明年上半年发布
- 内蒙古住建厅回应“取消公摊面积”提案:已上报住建部,实施难度大
- 满帮盘前涨超9% Q3履约订单环比增长逾20%
- 生态环境部:1—9月部分地区城乡面源污染防治亟待加强
- 聚焦2022观点商业年会:商业地产粗放式发展时代已经过去,面对不确定性“适时而变”
- 东方甄选近仨月卖出20亿元,“情怀”能走多远?
- 刚刚发布!关于个人养老金,十大要点,火线解读!全文来了
- 银保监会:对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免收年费等多项费用
- 政策加持增效明显,北京超九千辆新能源车申请置换补贴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