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生物上市,仅靠面膜年赚8亿!
来源 | 东文财经(ID:zscy006) 港股“胶原蛋白第一股”,巨生上市了。物上 11 月 4 日,市仅在港交所上市,靠面发行价为24.3 港元,膜年截至收盘,赚亿其股价为26.7港元,巨生当日上涨 9.88%,物上市值264.76亿港元。市仅 医美行业素有玻尿酸、靠面胶原蛋白两大王牌,膜年玻尿酸的赚亿华熙生物、胶原蛋白的巨生巨子生物皆为行业翘楚。 据招股书披露,物上巨子生物从2019年起蝉联3年“中国最大的市仅胶原蛋白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公司”。旗下两大品牌—可丽金、可复美更是中国专业皮肤护理产品行业第三和第四畅销品牌。 作为吸金能力堪比茅台的暴利医美公司,巨子生物却面临着净利率持续下滑的困境。 壹 胶原蛋白,有抗皱、修护皮肤屏障、保湿等作用,在医美行业广受关注。 在很长时间里,胶原蛋白主要以动物来源为主,直到2000年,范代娣教授带队研发出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类人胶原蛋白,因此她被称为“类人胶原蛋白之母”。 2000年,范代娣创办巨子生物,将其研发成果落地;2005年,巨子生物获业内首个发明专利授权;2009年,公司成为全球首个实现批量生产胶原蛋白护肤品的公司,从此开启大规模扩张。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以零售额计算,巨子生物是2021年中国第二大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公司。从2019年起,蝉联3年“中国最大的胶原蛋白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公司。” 成立20多年来,巨子生物基于类人胶原蛋白,横跨了医美、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并创立8大品牌:可复美、可丽金、可预、可痕、可复平、利妍、欣苷、参苷;涵盖功效性护肤品、医用敷料、功能性食品等产品。 这些产品,在全国1000多家公立医院、约1700家私立医院和诊所以及约300个连锁药房品牌中均有销售。 在八大品牌中,主营面膜、护肤品的可复美、可丽金是巨子生物主打品牌。2021年,两大品牌营收为14.24亿元,为公司贡献91.7%营收。 顶着无数光环的巨子生物,其实是靠卖面膜上市。但从业绩上看,面膜生意的利润非常炸裂。 在电商平台,一盒5片的可复美类人胶原蛋白面膜售价198元,相当于一片40元,而原料成本或许只有4—5元,无愧医美暴利之称。 具体到业绩上,2019—2021年,巨子生物年营收分别为9.57亿、11.90亿、15.52亿,净利润分别为5.75亿、8.26亿、8.28亿。 2021年,巨子生物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87.20%、53.3%;同期,贵州茅台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91.54%、52.47%,巨子生物的吸金能力已超越茅台.... 正因类人胶原蛋白之暴利,巨子生物成立以来一直由范代娣夫妇控制,众多投资机构想投都进不来。 直到2021年底,巨子生物才完成上市前唯一一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高瓴资本、君联资本、中金资本、国开创新资本等一众明星机构。 同时,淡出直播很久的薇娅也与这次融资有关。其丈夫董海锋实际控制的Qianyi持有巨子生物0.84%股权。 按上市首日市值计算,薇娅夫妇这笔投资价值已超2亿港元。 贰 值得注意的是,类人胶原蛋白虽为功能性护肤品风口,但巨子生物的盈利能力却在下滑。 公司和爱美客、华熙生物等同行一样,最早靠To B(医疗机构)起家,最近几年才转型C端,逐步加大天猫、京东、小红书等电商、社交媒体渠道的宣传力度,提升在用户心中知名度。 医美产品要直面消费者,从零建立品牌认可度,烧钱狂砸营销几乎是必经之路。 数据显示,2019—2021年及2022年前5个月,巨子生物销售费用分别为0.94亿、1.58亿、3.46亿、1.96亿,在营收占比分别为9.8%、13.3%、22.3%、27.1%,营销投入明显加大。 相比之下,研发费用少的可怜。2019—2021年,其研发成本分别为1140万元、1338万元、2495万元,仅占公司收入的1.2%、1.1%、1.6%。 医美公司普遍“重营销轻研发”,但像巨子生物这样研发占比不足2%的很少,2021年其他几家医美上市公司爱美客、华熙生物、贝泰妮研发占比分别达到7.07%、5.75%、2.99%,均远超巨子生物。 狂砸广告的结果,是巨子生物净利率不断下滑。 2020—2021年,公司营收为11.90亿元、15.5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26亿、8.28亿,同比增速为43.65%、0.24%。 可以看出,2021年公司净利润增速出现明显回落。 净利率则出现持续下滑:2019—2022年前5月,巨子生物净利率分别为60.1%、69.4%、53.3%、43.4%。 对此,巨子生物解释称:主要由于增加电商平台及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线上销售及营销活动的支出,以不断扩张线上销售渠道,顺应行业趋势及抓住市场机会,从而使线上营销费用有所增加。 巨子生物招股书显示,IPO募资约46%将用于增强其全渠道销售及经销网络,并开展以科学和知识为导向的营销活动以提升品牌知名度; 约28%用于拓展组合产品即生物活性成分有关的生产能力;约11%用于研发投资。 可见,未来面向C端营销仍是巨子生物重中之重。 除了重营销轻研发,巨子生物还面临宣传风险。 医美暴利但乱象丛生,尤以虚假宣传广告为甚,2021年国家卫健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相继出手整顿医美广告,被称为最严监管时代。 事实上,2017年巨子生物就因涉嫌虚假宣传被起诉。 法院认为该案中,涉案面膜属于特殊化妆品,其在未取得特殊化妆品批准文号的情形下,宣传具有美白效果: 宣称“医生推荐,560家医院的共同选择”,“500大型医院美容护肤都选我了,你还不选我吗”,以暗示方法使人误解其效用,构成虚假宣传的欺诈行为。 巨子生物曾提起上诉,最终被法院驳回,被判决返还原告货款2428元,并支付三倍赔偿金7284元。 过去几年,巨子生物踩在功能性护肤品风口上大放异彩,随着医美行业进入严监管时代,以及医美各赛道竞争加剧,单纯靠玻尿酸、胶原蛋白躺赚的时代正在结束。 未来,巨子生物若持续高营销仍换不回业绩增长,胶原蛋白龙头地位恐怕不保。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京单日新增感染者突破600人,14区倡导居民“两点一线”,超15家商场暂停营业或堂食
- 深圳时隔10个月又现土地流拍,民营房企颗粒无收,华润置地超百亿拿地
- 10倍投入+省着用 欧盟磕磕绊绊有望实现天然气储备目标
- 2022年第二季度,Chromebook电脑和平板电脑出货连续四个季度下降
- 滑落的地产富豪
- 新茶饮品牌柠季联合创始人谭力:Z世代消费需要文化认同、兴趣驱动、价值营销
- 券业年度大考改为“点对点”通知:13家券商喜提A级,东财、国金首次杀入AA级
- 疫情持续稳定,澳门往来深圳蛇口海上客运航线将于8日复航
- 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发布网络诚信发展报告及十件大事
- 市场监管总局集中曝光煤炭领域涉嫌价格违法行为案例
- 报告:28城市平均住房空置率12%,深圳、北京、上海最低
- 印尼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44%,高于预期
- 证券日报: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发展之路
- 世界飞盘联合会发表声明,确认飞盘无缘2028洛杉矶奥运
- 珩湾科技中期股东应占净利1030.8万美元 同比增加约10.93%
- 国内迎来首家“A+H”上市期货公司
- 电商巨头集体“过冬”
- 市场“大战”美联储
- 过去24小时,解放军都做了什么?
- 原来台湾省地图这么有意思
- 搜索
-